巴蒂木 黃膽屬 Nauciea。 木材名稱:巴蒂木。 不規范名稱:黃花梨、黃檀木、金象牙。 橫斷面:心邊材區別明顯。心材深黃色至橘黃色。邊材淡黃色或黃白色,寬4cm左右。生長輪不明顯。 宏觀構造:散孔材。管孔肉眼下明顯.略少,略大;主為單管孔,極少徑列復管孔(2個);含黃褐色沉積物及侵填體。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略見,疏環管狀,木射線放大鏡下可見,略密,窄。 木材材性:具光澤。紋理交錯;結構細至略粗;材質中至重硬;強度略高;干縮大。加工性能良好;膠黏、拋光需填底料)性能好;釘釘需先打孔。很耐腐。干燥慢,易開裂,略變形。 識別要點:內皮黃褐色;韌皮纖維發達,達,易撕成松針狀或麻絲狀.心材深色至桔黃色.紋理交錯。
柳桉木:分白柳桉、紅柳桉兩種。國內市場上主要產自印尼和馬來西亞,主要以馬來西亞產地為主。白柳桉,常綠喬木,樹干高而直,木材結構粗,紋理直或斜面交錯,易于干燥和加工,且著釘、油漆、膠合等性能均好.紅柳桉,木材結構紋理亦如白柳桉,徑切面花紋美麗,但干燥和加工較難。表面無節巴,做成成品美觀耐看,紋理清雅一致,廣泛應用門窗,戶外景園,室內裝修等。柳桉木防腐木在干燥過程中稍有翹曲和開裂現象。柳桉木質偏硬,有棕眼、纖維長、彈性大,易變形。
木材結構紋理徑切面花紋美麗,但干燥和加工較難。表面無節巴,做成成品美觀耐看,紋理清雅一致,廣泛應用門窗,戶外景園,室內裝修等。柳桉木在干燥過程中稍有翹曲和開裂現象。柳桉木質偏硬,有棕眼、纖維長、彈性大,易變形。
印尼菠蘿格 學名:印茄intsia biujga 0.Ktze 商業俗稱:印尼菠蘿格、南洋木寶 曾用名:鐵梨木 樹木中文名: 印茄 樹木拉丁名:Intsia.spp 科屬:蘇木科(Caesalpiniaceae) 菠蘿格材性:木材散孔、心材呈黃、橙褐色,呈深淺相交條紋,邊心材區別明顯,結構一般,均勻;木材具光澤;無特殊氣味;間雜黃金線,色澤莊重耐看,價格適中,喜者眾多。
品名:非洲菠蘿格 學名:格木 拉丁名:Erythrophleum 橫斷面:心邊材區別明顯。心材黃褐色至紅褐色,具深色同心圓狀條紋。邊材淺黃色;寬2~5cm。生長輪不明顯。 樹皮:厚1.0~2.0cm,質硬脆,易塊狀脫落。外皮灰褐色;略粗糙,具明顯凹坑。內皮深棕褐色。 木材材性:光澤強。紋理交錯;結構中;甚重硬;強度高;干縮甚大。鋸困難,易鈍鋸;鋸屑能刺激鼻喉;砂光、車旋、膠黏性能好。很耐腐,抗白蟻。干燥慢,易翹曲和開裂。 識別要點:樹皮具淺凹坑。內皮深棕褐色;材表及皮底具波痕。材質甚重硬。
南美菠蘿格又稱南美柚木,產自南美洲。學名:雙柱蘇木。分布:南美圭也那、蘇里南等,樹高可達30m,直徑0.8米或以上。分布于馬來西亞、印尼。材性:邊材的顏色是淺紅色的,芯材是淺紅和淺黃交錯,木材的橫切面上會有類似胡桃木的紋理,適合使用的場所是家具、地板之類的。南美菠蘿格比較容易發生變形的情況,刨切時切面還會可能出現撕裂現象。